常年期第十主日

常年期第十主日

當耶穌開始公開宣講福音、驅魔、治病救人時,很多人都願意跟隨祂,聽從祂的訓誨,得到祂的治癒;於此同時,反對他的勢力也隨之而來。 由於很多人渴求耶穌, 耶穌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有人說:「他瘋了!」家人也想出來要抓住耶穌。但,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耶穌福傳、愛人的熱忱。 經師們污衊耶穌附了魔王,所以祂才有驅魔的能力。藉他們理論,耶穌教訓經師「合一」的真理:「如果一個國家自相紛爭,那國家就不能存立。」耶穌來到世界上來,目的就是建立天主合一的國度。只有人類都承認耶穌是來自天主、是唯一的主時, 天主的國才能真正的來臨。...

基督聖體聖血節

基督聖體聖血節

聖體聖事是我們信仰生活表達的高峰。 教會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主動的參與感恩聖祭。 這參與不只停留在完成教會要求我們去主日彌撒的責任。 彌撒的參與是關於我們整個生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常常把彌撒只是當成我們教友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我們應該把彌撒看作是我們的生命的全部, 也就是說, 我們生命與彌撒聖祭不可分隔。 所以只有將我們的生活與彌撒聖祭共融, 我們才可理解聖體聖事意義、感受耶穌在聖體聖事中的愛, 從而藉著領受耶穌聖體聖血而度基督徒的生活。 所以,...

天主聖三節

天主聖三節

愛的關係: 有一首詩題目為“No man is an island”,可以譯為“人不是孤島”。詩所表達是人的生命不可能是孤立的;每個人都生活在關係中;人需要陪伴、撫慰和愛才能真正成為人。的確,人生的喜樂與痛苦也很多時候取決於人際關係。想想,慰籍人心的喜樂何不曾來自人與人的情與愛, 而傷透人心的痛苦也一定是來自於關係的破例。 追求愛的關係是人的本性。這本性是來自於創造我們的天主。天主按照祂的肖像創造了人。而我們的天主又是三位一體。三位一體天主的奧秘很難用人類的語言解釋清楚,用理智想得明白。但信仰本身不是信條,而是生活。...

聖神降臨節

聖神降臨節

聖神是生命的源泉。 創世紀天主的神在天主創世之前就運行在水面上,天主在的祂的神內開始了創造。 並且,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 而這口氣就是生命的開始。 而今天我們慶祝聖神降臨節也是慶祝人類在天主內新生命的開始、教會新生命的開始。  今天的福音記載,門徒們將自己鎖在房間內。 門徒們都很害怕,他們害怕猶太人逮捕他們;...

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

人有悲歡離合”;相聚當然是喜樂;分離卻常常是痛苦的事。當耶穌復活後,祂屢次顯現於門徒們,與他們在一起時,他們所享受的是平安與喜樂。但當耶穌被接升天時,當時門徒的感覺到底如何? 耶穌的升天為門徒帶來的是什麼? 只是痛苦的分離嗎? 其實,耶穌的升天更是愛的另一種完美表達。 生活就是這樣。離別和相聚是同樣的重要。雖然分離比較痛苦,但分離也是相聚時的禮物。分離時讓我們更加盼望相聚。臨在多少也取決於分離。...

復活期第六主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這個主日的福音是選自在最後晚餐時,耶穌對門徒講的臨別囑咐與安慰。 耶穌即將接受自己痛苦與死亡,離開門徒。這時, 耶穌對門徒們保證, 他對他們的愛不會因著耶穌的離去而減少。 耶穌的愛將永遠與他們同在。 他們也不會因為耶穌的離開,而成為孤兒; 他將派遣另外一位護衛者, 真理之神繼續引領、幫助、保護他們。 門徒們也會因著聖神繼續看到耶穌,感受的耶穌的存在, 感受到耶穌對他們的愛,從而在愛內與聖父相結合。 這是耶穌對當時宗徒的許諾,這也是耶穌對我們每個信仰他、跟隨他的人的保證。 耶穌把聖神給予了我們教會。聖神還在各種聖事中伴隨著我們。...

復活節第五主日

復活節第五主日

耶穌降生成人的目的就是重新修好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使『天人合一』。 耶穌的名字是『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耶穌藉著祂的死亡與復活完全將祂的生命打開並邀請我們來到祂這裏倆汲取生命的養料以滋養我們的生命, 使我們的生命在祂內結出豐富的果實。 耶穌用很多比喻講論了這個道理, 就像今天的福音一樣, 耶穌用葡萄樹與枝條比喻講述了祂與我們的關係。...

復活期第四主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羊的自立,自理適應能力極差。它們在沒有牧人的引導下,自己無法找到水源,食源。而羊是無法在沒有人照顧下,自己適應,生存。即使在翠綠的草地上,羊也很容易被其他野生動物襲擊,而毫無任何本領保護自己。固然,它們的生存是完全依靠牧羊人的引領,保護。其次,羊的記憶力極差。羊卻沒有辦法記住自己曾經走過的道路。即使是自己曾在肥美的草地飽享天賜美餐,它們也沒有辦法記住彼地而重返。同樣,即使他們曾在舊路上飽受飢餓,危難的攻擊,它們已無法吸取教訓,不再“舊地重遊”。羊也不像其他一些動物,有“群體精神”。在沒有牧人得帶領下,羊群很容易分散,各行其路,迷失各方...

復活期第三主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耶穌復活後,多次顯現給門徒們後, 門徒們還是沒有完全相信耶穌的復活、理解復活的意義。 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辦法將耶穌的痛苦、死亡與祂的復活聯繫起來。故此耶穌再次向他們說,「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這也是耶穌在受苦受難之前多次向門徒們所說的預言。 在瑪竇福音中,耶穌向門徒說: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三天要復活。 當時,伯多祿將耶穌拉到一邊,諫責他說:「主,千萬不可! 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因為伯多祿只是聽到耶穌要受苦受難、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