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Peter Zhai | Feb 3, 2024 | 主日默想
耶穌的祈禱:耶穌的名聲大振,即使是傍晚, 當地的人還是帶患各種病症的和很多附魔的人來讓耶穌為他們治病、驅魔。耶穌醫好很多人的病,也為附魔的驅魔。 但第二天天還未亮, 耶穌就起身,到荒野裡去祈禱。在祈禱時, 門徒們來找祂說,“眾人都在找你呢!” 然後他們起身到加里肋亞各地繼續宣講福音,治病救人。從短短福音中, 我們就聽到耶穌十分忙碌的生活,但在忙碌的生活中, 耶穌沒有忘記祈禱。 簡短的福音中並沒有為我們啟示耶穌為何要祈禱, 耶穌祈禱的內容是什麽。...
by Peter Zhai | Jan 27, 2024 | 主日默想
愛的權威:天主創造了人類之後,就賦予人權威管理世界。天主形成了以色列子民,在他們中興起了先知、司祭和眾經師賦予他們聖化及教導的權威。但在救恩史中,很多被揀選的人卻因忘記了權威是來自天主, 他們違反天主的誡命,亂用權威,從而在人前失去了信任,丟失了權威。 今天的福音中講,耶穌進入會堂教導人們。 人們對耶穌教導的第一感覺就是,他不像其他的經師, 他的教導具有權威。 耶穌的權威來自哪裡?...
by Peter Zhai | Jan 21, 2024 | 主日默想
馬爾谷福音中記載耶穌開始宣講福音的第一句話:「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 「悔改」從字面理解,就是改過遷善、懺悔以往的過錯而不繼續再犯。 但聖經希臘原文悔改「metanoia」本意翻譯為轉變心思、心志的意思。 當然我們解釋為耶穌呼喚,讓人們改過遷善,清潔靈魂以迎接天國的來臨是正確的解釋。 但按照希臘原文的解釋,耶穌的召叫比改過遷善更加深層。耶穌的來到是要人類改變我們整個心志, 包括我們對世界、對生命的看法與態度。 我們不應在停留在有限的物質、空間、時間國度內思考人生,因為天主的國臨近了;...
by Peter Zhai | Jan 13, 2024 | 主日默想
基督為至寶:當若翰指出耶穌是「天主的羔羊!」後,他的倆位門徒就跟在耶穌的後面,耶穌轉身問他們「你們找什麼?」這是若望福音中記載耶穌第一次開口說話。 若望福音中耶穌的第一句話就提醒世人深入反省人生。 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到底找什麼?什麼可以真正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追求? 換句話說,我生為何? 我為何生? 這是我們每個世人都應追問的問題。 當時,門徒聽到耶穌的問題後, 他們沒有直接回答耶穌的問題,而是問 「辣彼!你住在那裡?」視乎他們已認定耶穌就是他們所找的, 只是他們想更進一步認識耶穌。...
by Peter Zhai | Jan 6, 2024 | 主日默想
主顯節:我們的天主藉著耶穌降生成人將自己完全顯示出來了。 耶穌的誕生是天主與人類相遇過程。 天主已經踏出祂的腳步。 這時,我們應回應天主的召叫, 跨出我們的腳步,走上追尋信仰,追求天主耶穌的旅程。 我們今天的福音故事是賢士追尋新生普世君王的旅程, 而他們的旅程也啟示我們如何走我們信仰、靈修的路程。第一,用心祈禱、用天主賜給我們的智慧去聆聽、觀察天主的“星星”。第二,克服一切困難跟著天主的星而走向耶穌。第三,當我們與主相遇時,獻上我們生命中的寶貴禮物。第四,與主相遇後,棄舊,帶著耶穌的福音走一條新的道路。這樣,...
by Peter Zhai | Dec 30, 2023 | 主日默想
天主創造了人類、組成了家庭。 家庭是天主的意願, 人應該出生於家庭, 成長於家庭。愛是家庭本質,沒有愛的家也很難成為家。 天主聖子耶穌的降生成人,和瑪利亞、若瑟組成了一個人世的家庭。 耶穌在三十年的生命中與聖母及聖若瑟度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雖然聖經中沒有太多耶穌的童年的故事, 但聖經告訴我們在三十年中 “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 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增長。”(路,二:52)。 當耶穌成人後,他走出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建設天主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