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二主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祈禱之山: 福音中記載耶穌常常上山祈禱。 這個主日的福音記載耶穌帶領三個門徒上山祈禱。 正當祂祈禱時,祂的面容改變,祂的衣服潔白發光。而且在祈禱中,有梅瑟和厄裏亞與耶穌談話;隨後,雲中有聲音說: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 耶穌在祈禱中經驗了聖父的光榮與愛。 正是由於祈禱中神秘經驗, 耶穌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及天主賦予祂的使命;也是因為耶穌聽到聖父的愛的聲音, 才有力量完成天父給予祂救世的使命, 就是背起十字架,犧牲自我而為世人帶來救恩。 祈禱是體驗我們生命中所顯示的天主的光榮,...
四旬期第一主日

四旬期第一主日

我的身份: 福音記載聖神帶領耶穌進入曠野,四十天之久, 受魔鬼的試探。經過魔鬼的試探,耶穌清楚的認識到天主聖父是誰,祂自己是誰,祂的使命是什麽。 第一誘惑是在耶穌飢餓時, 魔鬼試探耶穌,讓他將石頭變為餅時, 耶穌說:“人不但靠餅生活,也靠天主的聖言。” 這裡耶穌啟示天主聖言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 我們生命不只是依靠物質, 我們的生命意義也不是物質的享受, 而是要依靠天主的聖言,從聖言中汲取生命的養料。 第二誘惑, 魔鬼將天下權勢和榮華顯示於耶穌,並告訴耶穌, 如果耶穌朝拜他, 這一切權勢、榮華都歸於耶穌。首先,魔鬼是謊言之父。...
常年期第七主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基督徒的本質與精神:舊約的法律書中是有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樣的記載。 這樣的記載是為了主持社會公道和正義, 並不是鼓勵尋報私仇。 耶穌來了, 祂的到來不只是在世界上建立一個公正的社會;祂的到來是為了建立一個充滿和平與愛的國度。 他教導我們以愛勝惡。 我們常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憎恨與報復是惡的根源。 耶穌教導我們要想勝惡,基督徒必須有仁愛、謙讓、大方和寬恕的心, 這樣我們就不會生活在“惡性”循環的圈套中,並且為自己、為社會帶來真正和平的轉變。  耶穌教導我們愛仇人, 為迫害我們的人祈禱。 耶穌自己就是這樣做了。...
常年期第六主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創世紀中記載天主如何創造人類,將人類的祖先安置在樂園中過著無憂無慮、沒有痛苦和死亡的生活。但天主命令他們,「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你都可吃, 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結果,元祖父母沒有聽從天主的誡命,吃了命果,於是痛苦與死亡進入了世界。 讀完這段故事,人們往往會問,“為什麽天主創造了這知善惡樹呢?沒有這樹, 人類就不會違反天主的法律,人就不會經歷痛苦與死亡。” 但天主給人的最大禮物就是可以自由的選擇。 而沒有生命樹,就沒有選擇, 沒有選擇就不是完整的人性。 所以,就像天主是為了愛創造了人類,...
常年期第五主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你們是地上的鹽。」  鹽有調味、淨化、治癒、保存的功效。沒有鹽的菜會盡失其味;耶穌也讓跟隨祂的人成為世界的“調味”人, 使世界的生命因著福音更豐富、更精彩; 耶穌也讓門徒因著他們的言行為世界帶來淨化和治癒; 耶穌也鼓勵門徒們要保存耶穌所教導的福音價值:信仰、仁愛、寬恕、公義、誠信與和平。 「你們是世界的光。」 光可照亮黑暗、溫暖冰冷、引導迷途。耶穌在若望福音中就說過,「我是世界的光; 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耶穌來的目的就是驅逐世界的黑暗, 溫暖冰冷的心靈,引導迷途的亡羊。...
常年期第四主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農曆新年到了, 我們聽到最多的問候就是“新年快樂” 。 是的,其實人生的追求莫過於喜樂。 然而,人們常常認為當我們擁有世間的榮華富貴、名譽地位、吃喝享受時,就會喜樂。 固然,這些可以給我們短暫的歡樂。 但當人們獲得這物質世界所給予時,卻往往會陷入空虛、空洞。而這心靈的空虛與空缺只有福音才可填滿。農曆新年後的第一主日的福音選自瑪竇福音第五章的真福八端。耶穌在真福八段中道出了幸福、喜樂的真正源泉。 我們的喜樂基於上主,我們的祝福來自於天主。喜樂是上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