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Peter Zhai | Sep 17, 2022 | 主日默想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再一次用世俗的比喻講論天國的道理。 比喻中講一個不誠實的管家沒有按照主人的意願合理管理主人的家產,並且揮霍浪費。主人就決意解僱他。 但這個不忠信的管家卻利用主人的財產交朋友以為自己留條後路。 結果主人發現後還稱讚這個僕人的精明。 當然,耶穌講這個比喻目的不是稱讚這個管家的不忠。 耶穌通過世俗的故事,講天國的道理。 我們在靈修上也應該如此, 當我們覺得我們靈修生活貧乏,或因著自己的罪惡而遠離天主時, 我們應該覺察、明白自己的處境,而有所行動以重新獲得天主的恩寵。 其實在我們現世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如何做好世俗之子,...
by Peter Zhai | Aug 20, 2022 | 主日默想
得救的人多嗎?百分之幾的人會進入天堂? 沒有領洗的人可不可得救? 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問題。 我們也聽到很多的答案。 有人說,得救的人很少。 也有人說,大部分人都會得救,甚至有人說地獄中沒有人。 其實這好奇之心,在主耶穌年代就有。今天福音中有人問,「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 當耶穌被問這個問題時, 祂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這意味著有多少人得救不應是我們追問的問題,而耶穌的回答教導我們“如何可進入天國”才是我們生命的目標。耶穌說,“你們竭力由窄門進入。” 這門就是耶穌基督, 就如耶穌說,“我是我的羊群的門,...
by Peter Zhai | Aug 13, 2022 | 主日默想
耶穌來到世界上目的就是來“投火”, 而這“火”就是祂的愛火。 這火可以燒熱我們冰冷的心,溫暖冰冷的世界。 火也是聖神的形象,在教會的起初,聖神以火舌的形象降臨於門徒們身上, 讓他內心燃起對天主的愛, 對福音的熱忱,從而跟隨耶穌往普天下去宣講福音。 火也可淨化。 耶穌,和平之子,之所以講祂不是為世界帶來和平,而是分裂, 就是因為世界有很多人不接受,甚至反對祂和平的信息。 這種分裂也是天主淨化世界不可避免的過程。 對於接受相信耶穌的人來說,...
by Peter Zhai | Aug 6, 2022 | 主日默想
亞巴朗的信仰:1. 天主在亞巴朗七十五歲時召叫他離開家鄉,去上主指定的地方去,上主要使他的後裔成為一大民族,成為一個福源。 亞巴朗雖然不完全了解這種召叫的具體意義, 看不到前方的道路, 但他還是相信天主的許諾。所以, 信仰就是即使我們看不到明天,但還是相信天主的許諾而走向將來。 2. 天主許諾亞巴朗的後裔將成為一個大民族, 但亞巴朗到九十九歲還無正子。 二十多年中,亞巴朗沒有追問、懷疑天主的許諾;他耐心地等待著。 所以,信仰是等待中不失去信心,信仰是時間中的堅持。3. 亞巴朗老來得子, 但天主要求他將他的兒子依撒格祭獻於天主。...
by Peter Zhai | Jul 30, 2022 | 主日默想
我們的生命來自於天主,我們的生命也歸於天主。 世間任何事物也不能取代天主在我們心中的位置, 只有在主內我們的心靈才可安息。 但人常常誤認為世間的財物才可以帶來喜樂、平安; 而且儲積的財物越多就越喜樂、越平安。 但事實並非如此, 內心的平安與喜樂往往與我們擁有多少財產並不成正比;假如我們的心只是貪婪地停留在財物上, 我的心是得不到安寧的。 耶穌講的比喻中的富人, 他沒有任何別的關係, 他的生命中只有他與他的財物;...
by Peter Zhai | Jul 23, 2022 | 主日默想
祈禱的真諦:耶穌的門徒請求耶穌教他們如何祈禱。 耶穌不僅親自教他們如何用經文祈禱, 並教他們祈禱的態度:祈禱要恆久堅持, 祈禱需要信賴。 是的,我們每天都要祈禱; 無論是靜默祈禱,誦念經文,還是求恩的祈禱,按照耶穌在福音的教導, 其實祈禱果實就是讓我們認識、相信、依靠我們在天之父。 因此,耶穌在教門徒祈禱的開始就呼天主的聖名並稱之為父。 耶穌在福音中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到;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門。” 耶穌也告訴我們天主會將最好的給予祂在世的兒女。這是耶穌的許諾。對於我們信仰基督的人來說什麽是最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