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Peter Zhai | Dec 4, 2021 | 主日默想
和平的使者: 今天的福音開始提到耶穌年代的政治人物,凱撒、般雀比拉多、黑落德、斐理伯、呂撒尼雅;也提到當時的宗教領袖,亞納斯和蓋法。 作者不僅證明事件發生的歷史真實性,也顯示當時猶太人所處政治和宗教環境的惡劣性。 這些政治人物是壓迫者與侵略者;大司祭亞納斯和蓋法也是這些政治壓迫和侵略者的合作人。 天主的話沒有傳給這些看為有權有勢的人,卻傳給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一個平凡、行進於沙漠中的人。 若翰先知宣講的是悔改的洗禮。...
by Peter Zhai | Nov 27, 2021 | 主日默想
耶穌來臨: 今天福音是耶穌預言祂的二次來臨的景況。 日月星辰將有異兆,海濤將會怒號,厄運將臨於世人,天上萬象將要震動, 而這一切發生時, 耶穌要我們挺起身來,抬起頭來,因為人子,耶穌基督要帶著威能和極大的光榮乘雲、帶著救恩而來。自從耶穌復活升天後,信從耶穌的人就觀察著天上人間的異象,猜測這日子什麽時候到來。但究竟是何時耶穌第二次來臨,我們當然不知。但耶穌福音中,提示我們的是 “天地一切都要過去,唯有祂是永恆的,祂是生命的主宰。” 這是世界窮盡時的真理,也是我們生命中的真理。 痛苦與災難不只發生在世界窮盡時。...
by Peter Zhai | Nov 20, 2021 | 主日默想
不是君王的君王:從耶穌的誕生到耶穌的死亡, 祂從來沒有以世界上君王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中間。耶穌誕生於馬槽中、祂行走於貧窮可憐的人群中, 祂與罪人一起吃飯,祂為門徒洗腳;這何以稱為君王。 即使是,當人們因看到耶穌的顯示奇蹟大能時,要推舉祂為王, 祂也默默的從人群中離開, 因為耶穌知道祂來到人世間不是做人世間的君王。當面對彼拉多審判時的問題, “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耶穌也沒有自己承認祂是君王, 祂只是回答說,“這是你說的。”...
by Peter Zhai | Nov 13, 2021 | 主日默想
天地的主宰:聖經中不乏記載人類毀滅性的災難,像洪水滅世,火燒索多瑪城等。當這些災難發生時,猶太人會從神學、宗教的角度反省;為什麽人類、以色列子民會遭受如此的災難? 天主在其中是什麽角色?災難的目的是什麽?災難過後又是什麽?猶太人在歷史中就一直不斷地生活在被侵略、亡國痛苦中,在這種情況下,默示神學相繼出現。 今天福音中記載耶穌對門徒的講話也是默示神學啟示。 首先,物質世界會過去,但唯一不變的是天主的永恆的愛。 第二,天上的萬象要動搖,但不動搖是天主的秩序。第三,人子第二次來臨是天主慈光的再次顯現,是救恩完美時刻的到來。...
by Peter Zhai | Nov 6, 2021 | 主日默想
捐獻的背後: 這個主日中記載,耶穌看到一個窮寡婦向聖殿的銀庫投了兩個小錢,耶穌就在門徒們面前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比所有向銀庫投錢的人,投的更多,因為眾人都拿他們所剩餘的,來捐獻;但這寡婦卻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費,都捐獻了。」寡婦的慷慨獲得耶穌的欣賞與讚美。 寡婦為何將俩個小錢,她所有的家當都給予聖殿?她是以什麽心態將她生命中的一切奉獻出的? 第一,寡婦的愛心: 愛心不會計算得失,愛不自私,因為別人更比我更需要。 第二,寡婦的信德:生命屬於天主,我的生命天主自會照顧, 這是對天主的完全信賴。第三,...
by Peter Zhai | Oct 30, 2021 | 主日默想
從經師問耶穌的問題「一切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就知道當時猶太人真的有人不知道或者忽略這問題的答案。 他們可能將其他的宗教律法或聖殿的規矩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天主誡命和律法的真精神。 而且,一切誡命都是對天主愛的回應, 是天主先愛了我們。 所以耶穌很清楚引述「申命紀」中記載的天主的誡命,「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同時耶穌也加上「肋未紀」中天主的教導,...